中化新网讯 11月15日下午,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中共广饶县委、广饶县人民政府和橡胶谷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简称PMC大赛)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东营举行。
经过为期2天的激烈对决,大连理工大学“一‘轴’定音”团队、台州学院“煜焰新材”团队、四川大学“碳为观止”团队斩获大赛竞赛类奖项特等奖一、二、三名桂冠。
大赛评委会主任冯圣玉介绍道,大赛参赛对象为在2023年3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参赛作品限定在橡胶、塑料、涂料、胶黏剂、纤维、功能材料领域范围内,决赛各领域获奖结果比例相当,作品内容契合当前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
据了解,在网络报名及初赛阶段,共收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138所高校、692支团队报名参赛,经过为期2个月的初赛线上评审以及为期2天的决赛现场评审,最终决出特等奖3名、一等奖12名、二等奖43名,优秀组织奖3名,最具创新奖1名,最佳答辩奖3名。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任耀生在总结时表示,参赛作品涵盖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态科学、医药科学等多个领域,这不仅展示了高分子材料应用场景的广泛性,也反映了大学生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参赛同学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应用,不仅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理念,更展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精神。这样的综合性和前瞻性不仅对于高分子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我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吴甫指出,近几年,高分子类专业的招生吸引力和招生数量逐年攀升,高分子领域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高分子相关产业的发展充满活力。然而,高端新材料的合成和加工等相关技术,还存在“卡脖子”的困境。我国要实现高分子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依靠人才,尤其是创新和创业人才。这也是我们举办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的初衷所在,旨在通过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图:雷红星/摄
11月27日至29日,202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隆重颁发第十五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全国共50人被授予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其中成就奖5人,创新奖15人,青年奖30人。太原理工大...
在有机氟化学领域的诸多反应中,有一种名为“卿氟化反应”,引领着全球三氟甲基化及三氟甲硫基化反应领域的研究。这种反应的开创者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卿凤翎。他于近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1月28日,中国石化首套医用级聚乙醇酸(PGA)新材料中试装置在扬子石化建成中交,为打破国内医用级PGA原料进口垄断、提高我国自主高端医用材料国际竞争力迈出重要一步。
日前,由山东天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氯化钙厂共同完成的“流态化回转造粒干燥系统研制及其在二水氯化钙生产中的应用”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技术达...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023年第12号国家标准公告,其中,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GB29436-2023《甲醇、乙二醇和二甲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