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报国在石油和化工行业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实业精神也早已成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前进的精神内核。
100年前的1921年,一个叫侯德榜的年轻人,受国内化工实业家范旭东的邀请,在那个民族羸弱、风雨如晦的年代,毅然决然放弃在美国优渥的学术环境和已有建树的研究成果,回到祖国。从此,范侯精诚搭档合作,从位于天津的永利制碱厂、久大精盐公司起步,艰难探索出一条民族制碱工业破壳发展的创业之路,最终打破了“洋碱”产品和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垄断。一百年过去,范旭东与侯德榜率时代之先振兴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伟大探索,已传为佳话美谈,也将自己定格为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先驱。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从业者,广大石油和化工企业员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用化工实业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生产的丰富化工产品满足广大人民需求。如兰州石化“一五”重点工程,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炼油化工生产基地,结束了我国90%成品油依赖进口的历史;青海盐湖建成百万吨钾肥项目,为祖国钾肥工业插上腾飞翅膀……
这些都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澎湃血液与源动力。
“永利”“天字号”系统 奠定民族化学工业根基
20世纪初,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根本措施, 范旭东、侯德榜、吴蕴初等爱国实业家通过创办中国自己的化工企业实现救国理想。范旭东创办 “永利”系统,吴蕴初创办“天字号”系统。两大系统的建立,使中国化学工业乃至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军工等急需的基础产品“三酸”“两碱”等均能自主生产,奠定了民族化学工业根基。
20世纪初,从日本留学归来的范旭东独具慧眼地发现了塘沽丰富的盐业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认定这里是发展民族化工事业的宝地。1914年,他在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1916年4月,生产出由中国人制造的让普通国人都吃得起的精盐,结束了中国人食用粗盐的历史。
为实现实业救国和发展化学工业的夙愿,1917年,他开始了以盐制碱的科学探索,在塘沽建起亚洲第一家索尔维法碱厂——永利碱厂,这是我国民族化工史上第一家制碱企业。
其后,范旭东邀请留美归来的侯德榜任总工程师。1924年,永利碱厂开始生产纯碱,但因铁含量高,碱变成了红色。为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侯德榜带领技术人员废寝忘食, 克服了制碱技术、设备、工艺等方面的诸多难题,终于在1926年6月永利碱厂产出洁白的“红三角”牌纯碱,并于当年8月一举获得美国万国博览会金奖,被组委会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1937年8月,天津塘沽沦陷后,永利制碱厂不失民族气节,拒绝与侵华日军合作,开启了西迁四川、重建“新塘沽厂”的悲壮之旅。
事实上,在四川建设碱厂并非易事,他们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三大困难:一是四川当地井盐价格昂贵;二是索尔维法制碱原盐利用率太低,仅为70%~75%,成本压力巨大;三是大量生产废液处理难。而当时世界上又出现了一个纯碱生产新工艺——察安法,原盐利用率高达90%~95%,且不产生废液。但这个方法仅在德国有小规模间断生产。为了解决当时生产的诸多难题,范旭东以常人所没有的胆量,决定放弃索尔维法工艺改用察安法。1938年,范旭东委派侯德榜到德国学习考察和设备采购,没想到德日两国早已暗中联盟,百般刁难,虚以应付,甚至提出丧权辱国的条件。侯德榜终止谈判,愤然回国,下决心自主研究新法制碱。
在当时的战争状态下,材料和仪器极度紧缺,范旭东决定将实验室迁到香港,侯德榜在纽约进行遥控指挥。侯德榜对试验要求十分严格,整个试验设定十几个条件,每个条件重复做30次,循环试验500次,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在将近一年夜以继日的反复、扎实试验下,研究工作终于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发现了察安法的缺陷,修改了所谓的“定论”,而且还进行了不少重大的改进。通过侯德榜的自主研发,一个新的制碱方法已悄然形成。
1943年秋天,范旭东和侯德榜在永利川厂进行新法制碱连续性半工业化的试验,结果百天内试验便获成功,证明了“侯氏碱法”的优越性。这一方法合理利用氨碱两厂的废料,既提高了原盐的利用率,又解决了排放废液的难题。而且设备比索尔维法减少1/3,纯碱成本降低40%。
在全民抗战的极端困难时期,“侯氏碱法”的成功,不仅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的精神,而且开创了制碱技术的新纪元,在世界制碱史上树立起了丰碑!
范旭东(左一)和侯德榜(右一)
时任总经理的吴蕴初(右一)视察天厨味精工厂
北有范、南有吴。“味精大王”吴蕴初创办了“天字号”系统,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20年代初,十里洋场上海滩,外货倾销,到处是日商“味の素”的巨幅广告。吴蕴初发出了为何我们中国不能制造味精的感叹,便买了一瓶回去仔细分析研究,发现“味の素”就是谷氨酸钠,1866年德国人曾从植物蛋白质中提炼过。
于是,吴蕴初就在自家小亭子间里着手试制。没有现成资料,他四处搜集,并托人在国外寻找文献资料。没有实验设备,他拿出炽昌新牛皮胶厂支付他担任厂长的工资,购置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分析设备。他凭着在兵工学堂学得的化学知识,走南闯北试制耐火砖、火柴、牛皮胶等积累的实践经验,认识到从蛋白质中提炼谷氨酸,关键在水解过程。他白天上班,夜间埋头做实验,经常通宵达旦。经过1年多的试验,终于制成了几十克成品,并找到了廉价的、批量生产的方法。
工艺成功后,吴蕴初开始四处寻找投资人。经人举荐,吴蕴初找到当时张崇新酱园的老板张逸云,同样抱有振兴本国工业理想的张逸云当即同意,与吴蕴初合作建立“天厨味精厂”,并且在吴蕴初的提议下,采用了至今仍在使用的“佛手”商标。
1924年,日本首先向北洋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吴蕴初的味精工艺是抄袭日本的,于是吴蕴初公开了自己的从谷物(面粉)中提取的配方。而且,吴蕴初也从未见过日本人严格保密的提取工艺。因此,按照国际专利标准,吴蕴初的“味精”完全能够获得自己的专利。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自己创制的化学品第一次在国外申请专利。
为使生产味精所需的盐酸自给,吴蕴初于1930年建成天原电化厂。该厂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盐酸、烧碱和漂白粉等基本化工原料的氯碱工厂。1932年,吴蕴初又收购美国杜邦公司的停产设备,建设了天利氮气厂,这是我国第一家生产合成氨及硝酸的工厂。为使天厨、天原所需耐酸陶瓷做到自给,吴蕴初于1934年建成天盛陶器厂,开国产耐酸陶瓷工业之先河。至此,天厨、天原、天盛、天利4个轻重化工企业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实力雄厚的“天字号”化工集团。
1937年,在面临日军炮火威胁下,为保存民族经济,吴蕴初积极组织天原、天利、天厨、天盛4厂内迁。在敌机的盘旋扫射、轰炸下,历经千辛万苦,重庆天原化工厂终于在1940年5月建成投产,以氯碱产品供应抗战后方的需要。天盛陶器厂作为重庆天原化工厂的一个车间,于1939年11月建成投产。天厨味精厂于1940年12月在重庆天原化工厂旁建成投产。由于重庆电力供应不足,1943年吴蕴初又在宜宾筹建天原电化厂宜宾分厂,于1946年12月建成投产。
这几个工厂在四川建成投产,不仅在大后方填补了产品的空白,解决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为支援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在工业经济落后的大西南,播下了轻重化学工业的种子,对后来大西南化学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期间也涌现了多位杰出的化工实业家。比如,方液仙于1923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牙膏——三星牙膏,打破了洋品牌的垄断。陈调甫于1929年创办永明漆厂,研发出以桐油为原料的永明漆,成为中国涂料工业的第一个品产品……
逝者如斯,精神永存。无论社会变革的风云如何激荡,实业报国的理想与实践在中华大地血脉不绝,并愈加兴盛昌隆。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安邦强国贡献不可磨灭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兰州石化等“一五”重点工程建设,红四方、仪征化纤等让中国人吃饱穿暖民生工程的探索建设,建峰集团等“三线建设”项目的发展改革以及青海盐湖等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建设等,为安邦强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兰州石化:攻坚克难炼“争气油” 建成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炼油厂
兰州炼油厂建设现场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发展国民经济迫切需要炼油化工产品。1951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向中央提交的《关于西北石油勘测研究结果和开采意见的报告》中,详细叙述了开发西北石油和在兰州建设炼油厂的设想。
1954年春天,中央正式批准炼油厂建设在兰州西固瞿家营;氮肥厂、合成橡胶厂建设在西固钟家河。从此,兰州炼油厂、兰州氮肥厂、兰州合成橡胶厂作为兰州石化的前身,进入了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第一批筹建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兰州,面对施工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的现状,硬是靠人拉肩扛,在滩涂地上开始了一场大会战。1958年9月,兰州炼油厂建成投产,这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炼油厂。
1957年9月,兰州肥料厂(1956年2月,原重工业部批复文件中定名兰州氮肥厂为兰州肥料厂)与兰州合成橡胶厂合并为兰州化工厂。1958年11月,兰州化工厂建成投产。1960年5月20日,生产出我国第一批丁苯橡胶,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合成橡胶的历史。从此,西北大地上诞生了现代化炼油、橡胶和化肥工业企业,为新中国石油化工工业书写了“精彩一笔”。
1960年,兰炼首次生产出95号航空汽油。1961年,首次生产出1号航空煤油。1962年,首次生产出20号航空润滑油。1963年,兰炼研发干法尿素脱蜡技术,被誉为石油炼制技术的“五朵金花”之一。
心底涌动爱国情,胸中常怀报国志。60余年来,从炼“争气油”、产“第一胶”、“五朵金花开两朵”、生产炼油催化剂,再到粮煤化工向石油化工转变,一批批中国石油化工独家产品在兰州石化诞生,为我国石油化工产品国产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红四方:一个化肥厂解决一个公社问题 建成第一套800吨/年合成氨装置
毛泽东同志视察合肥蜀山化肥厂
建国初期,百姓吃饭成为第一大问题。由于我国可耕土地有限,建设化肥厂得到政府高度重视。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合肥蜀山化肥厂筹建并于1958年建成投产。这就是中盐红四方的前身。
1958年,根据原化工部副部长、化学家侯德榜提供的技术,合肥蜀山化肥厂自力更生上马了一套800吨/年合成氨的生产实验装置。
1959年10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同志亲临合肥蜀山化肥厂视察。在参观了该厂造气、变换、精炼、高压和合成车间后,毛主席赞赏说:“很好,大中小结合,一个化肥厂可以解决一个公社问题,一亩地几十斤化肥就基本解决了,搞农业不搞化肥不行。”
1960年2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等同志来到合肥蜀山化肥厂视察指导工作。邓小平视察红四方不久,原化工部随即派出专家组在企业蹲点解决合成氨装置的生产矛盾。原化工部袁德荣司长在现场指导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终于生产出合格的氨水。
之后,侯德榜又亲率研究设计人员来到合肥蜀山化肥厂开展合成氨联产纯碱试验,并于1971年获得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家小联碱厂。
合肥蜀山化肥厂800吨/年合成氨实验装置的成功,和之后进行的小联碱、小碳铵的攻关成功,为我国氮肥乃至化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至上世纪70年代末,原化工部在全国推广兴建了1573家小氮肥企业,这在世界化肥史上是一个奇观,成为打破西方国家长期封锁的一把利剑。
仪征化纤:大胆创新解决穿衣大事 建成我国最大的化纤生产基地
涤纶一厂纺丝投产现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解决十几亿人口的穿衣问题,历来是同解决吃饭问题同样重要的头等大事。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轻工重点抓纺织,纺织重点抓化纤”。这是把发展纺织工业的重点放到发展化纤工业上来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
1978年4月11日,仪征化纤基地被列为引进成套新技术项目。同年7月4日,江苏石油化纤总厂筹建领导小组和筹建指挥部正式启动筹建。“三通一平”、设备引进谈判工作等迅速展开。之后,受国家财力所限,仪征化纤工程被迫缓建。
为了救活仪征化纤项目,仪化建设者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开创了国有企业“借债建厂、负债经营”的先河。1984年12月30日,仪征化纤涤纶一厂第一条聚酯生产线全线打通,生产出合格的聚酯切片。1985年4月26日,涤纶一厂第一条涤纶短纤维生产线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的涤纶短纤维。
1990年,仪征化纤一、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形成年产50万吨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能力,成为我国最大的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基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透气、不吸汗的缺点让曾经一统天下的“的确良”衬衫逐渐被涤棉、纯棉、绒布格纹衬衫等替代。仪征化纤也在不断创新,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超仿棉产品聚酰胺酯纤维,并于1995年三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自此,我国拥有了世界先进的超仿棉产品。
建峰集团:“三线建设”保家卫国 核工业系统“军转民”的一面旗帜
816洞体主反应堆大厅
1966年,面对前苏联核武的威胁,在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批准下,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在涪陵区白涛开建,作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作为三线建设的一部分,这项工程承载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1967年,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开挖为生产原子弹服务的重庆816地下核工厂。6万多名士兵和技术人员凭借爱国、奉献、坚韧、开拓的精神,搭席为棚、铺地为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经过18年轰轰烈烈的建设,在大山中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世界第一人工洞体”。这是建峰集团的前身。
1984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根据国家战略调整,“816工程”停建。“散”还是“干”?时任厂领导经过慎重研究,决定了“我们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建峰由此踏上了艰苦卓绝的第二次创业之路。
企业明确了“一干二抓三争取”的发展战略,从种蘑菇、做面包开始,到生产共用天线、大理石、净水器,再到投产电解锰、自备电厂,企业一步步艰难地度过了“军转民”的阵痛期。1989年,建峰抓住国家引进大化肥的历史机遇,经历千辛万苦,1993年建成了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大化肥项目,标志着建峰第二次创业的成功,建峰也成为核工业系统“军转民”的一面旗帜。
青海盐湖:为钾肥工业插上腾飞翅膀 建成百万吨级钾肥项目
2004年青海盐湖钾肥生产区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为了满足缺钾耕地的生产需求,国家每年需进口钾肥500多万吨,仅此一项就要耗汇数亿美元,发展钾肥工业迫在眉睫。
在1996年开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反浮选冷结晶工艺技术、实现钾肥产品升级换代后,2000年5月,青海盐湖启动百万吨钾肥项目开工建设。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建好百万吨钾肥项目,青海盐湖组织力量进行采卤、输卤和反浮选冷结晶加工等重大技术攻关,与原设计相比,仅采卤、盐田、防洪渠、输卤渠等工程就减少投资上亿元。
在占地2万多平方米、安装大小机器设备900多台的钾肥加工车间,项目建设不仅产品主物料均自流输送,而且大胆采用荣获“中国专利金奖”的反浮选冷结晶工艺,每天就可加工处理光卤石原料4万多吨,日产粒度大、品位高、水分低于1.5%的优质钾肥达5000多吨。这一目前国内最大的钾肥加工车间于2003年10月建成投产后,去年产量已达到90.2万吨。我国钾肥生产已经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实业报国精神,永恒的产业之魂,一个百年的上下求索,另一个百年的继往开来!
今年以来,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经营管理提升年”工作思路,紧扣降本增效工作目标,以思想破冰、以实干破局,将“降”字贯穿到底,把“增”字落到实处,激活企业降本增效“新活力”,实现全
今年以来,黑龙江中文化工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全年生产目标,以降成本提指标为着力点,扎实开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设备健康运行专项治理和降本增效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好“先手
今年以来,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将员工教育培训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推出了以“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业余培训”为主的“培训套餐”模式,员工学文化、学技术、学业务、强技能在全公司蔚然成风。
为加强应急管理,提高职工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11月21日下午,河南能源商丘园区国龙新材料公司在加氢车间组织开展了液氨泄漏事故综合应急演练。
11月21日,从中原大化公司获悉,该公司5G数字化场景应用,继入选河南省重点产业链5G规模化应用典型后,成功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级“5G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