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日前,国家能源局印发《国家能源局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简称《细则》)。
据悉,能源重点专项将重点资助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支撑我国能源领域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细则》提出,能源重点专项的组织实施,要紧密围绕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重大需求,着力解决当前及未来发展面临的科技瓶颈和突出问题,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坚强支撑;面向全国遴选优势科研团队,开展协同攻关,同时突出示范应用目标牵引,综合施策支持重大技术装备转化应用,带动产业升级。
对于批准国家能源局主责的重点专项,国家能源局牵头编制相关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聚焦重点专项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要突破的共性关键技术,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和目标清单,合理部署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成果转化等研发阶段的主要任务。对于需求紧迫的选题动议,国家能源局可按照快速响应、灵活部署的要求,及时提报立项建议,由科技部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加快启动。
《细则》还提出,对于需求迫切、目标任务艰巨的项目,可探索采取“揭榜挂帅”的模式组织实施,项目申报“不设门槛”;对于紧急攻关、存在多条潜在技术路线或需面向不同应用场景验证实效的项目,可探索采取“赛马争先”的模式组织实施,即项目实行平行立项,由多个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分别攻关同一项目;对于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项目,可探索采取“链主制”的模式组织实施,即牵头申报单位应以产业链链主企业为核心,与产业链链条中的骨干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业内人士表示,《细则》进一步优化了项目管理流程,提高了科研项目执行效率与成果转化率,为能源科技攻关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一”小长假期间,三峡库区旅游热度攀升,当地用气需求持续走高。为确保节日期间能源供应稳定,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通过大猫坪中心站三峡库区直供气源地的持续高效运转,累计输送天然气近千万立方米,...
4月29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牵头研制的我国首套5万吨级拉力千斤顶牵引装船系统交付,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取得关键突破,对提升我国大型海洋油...
4月17日,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污水处理场项目举行现场开工仪式并召开开工交流会。
4月18日,扬子石化炼油厂常减压联合装置顺利从低硫模式切换到低排阳极焦模式生产模式,实现了两种模式的无缝切换,为下游焦化装置全力生产高附加值的低排阳极焦产品提供保障。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5年山东省制造业中试平台名单,共有9个中试平台上榜,其中包括山东省功能型特种树脂中试平台、山东省高性能橡胶轮胎技术验证及废旧橡胶循环利用中试平台两个石化化工中试平台...
近日,在华北油气分公司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乙烷回收工程现场,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项目质检负责人张雷正手持检测仪,对混凝土管廊的表观质量进行逐寸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