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嗒!”近日,在南化公司煤化工部600单元GDS报警移位作业现场,随着清脆的落锁声,13名承包商施工人员的手机全部放入手机管理箱。4月中旬以来,在南化公司多个装置施工检修现场,这个看似普通的金属箱,正悄然改变着承包商员工的安全习惯。
据了解,在承包商现场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作业时低头看手机、接打电话的现象并不少见。“化工生产装置易燃易爆,高危和高空现场作业时,一个分神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该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周松在HSE例会上直言。
为降低施工风险,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习惯,公司安环部与承包商多次研讨后,最终推出“手机管理箱”制度。
起初,这项制度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手机上锁,家里有事联系不上怎么办?”不少施工人员有顾虑。对此,公司没有急于强制推行,而是带着安全管理团队走进各承包商班组,用事故案例和模拟实验,详细讲解分心作业潜在的风险。同时,公司在各装置中控室配备了可打外线的公用电话和手机充电设备,解决施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如今,手机管理箱已成为现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该公司3家主力承包商在施工时,将现场作业人员的手机全部放入手机管理箱。南化建承包商班组员工马翠敏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总觉得管手机是小题大做,直到亲眼看见有人因看手机耽误操作而引发泄漏或爆炸等事故的视频后,才明白公司的良苦用心。现在大家进现场主动交手机,作业时注意力更集中了。”
手机管理箱不仅锁住了安全隐患,还打开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新思路。现在,公司安环部定期组织承包商开展HSE分享会,引导承包商及其员工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转向主动参与安全文化建设。南化建十五分公司安全科科长张永伦在分享中提到:“放下手机后,作业人员能更专注地检查设备细节,也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这种思想转变,正是企业安全文化落地生根的体现。
“安全管理既要‘堵’更要‘疏’,手机管理箱看似管住了一部手机,实则是培育出良好的作业习惯。”周松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相关机制,与承包商携手推动安全管理从“制度约束”向“文化引领”升级,让每一位建设者都成为安全生产的守护者,共同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底线。
8月13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了化工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这6起典型案例发放奖励超过130万元。案例一:2025年6月,东营市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化总厂储运二部轻烃运行班长乔....
8月9日,山西“双碳”会客厅第二届学术沙龙在山西举办。与会专家围绕低浓度瓦斯利用痛点共商破解之道,并就此达成共识:标准要更快、示范要更亮、资金要更活。
8月8日,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恒申基金会”)和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姚基金”)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恒申中心举行,双方将携手深耕乡村体教公益,拓展体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8月6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关于部署2025年度工业节能监察任务和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多家石化企业被列入清单。
今年以来,针对运城市化工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山西省安委办在应急管理部指导下,通过“政府精准督导+专家系统帮扶+企业主动履责”的危化品治理新路径,开展为期半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督导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