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元氢")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并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天擎系列第二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
迭代升级:四大性能突破重构行业标准
目前,规模化制氢项目面临众多问题,例如为适配风光波动电力设备频繁启停引起的运行问题、长时间运行引发的气体纯度问题、高电密工况可能导致的泄漏问题,及电极材料寿命引发的能耗衰减问题。天合元氢此次推出的二代千方碱槽,通过材料优化、结构优化、增设智能监测等方式,可充分解决上述痛点。
天擎二代装备基于天合元氢扬州智能生产基地的全自动化产线制造,融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多项性能指标行业领先。一是启停效率优。在实测中,天擎二代产品可实现5%的调节速率,
冷启动仅需104秒即可达到额定电流密度,实现额定产氢量,荷随源动有保障。20%-130%的宽负荷调节范围,更能适配波动电力,即使在超低负荷情况下,氧中氢浓度也仅有1.54%。
二是直流能耗低。二代槽额定电流密度提升至4000A/㎡,其直流电耗低至3.898kWh/Nm³。采用高性能的电极材料,通过超声剥落实验、耐久性测试、恒定电流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稳定,电极失重率低于4%,电压衰减率<0.2%,极差比率低于4%,电极材料高效且稳定。
三是运行状态稳。通过仿真对槽体流场、热场的研究分析,优化了流道设计,使槽内环境更加均匀稳定,减少对隔膜、电极等材料的损耗,保证了电解槽的稳定运行,确保无泄漏、无短路,运行状态稳定、安全。
四是经济性更佳。电解槽小室数量由319个缩减至230个,设备重量减少近10%、体积缩小21.9%,设备成本降低30%,加上直流电耗的突破性进展,采用天合元氢二代千方碱槽可使大型绿氢项目的经济性得到改善。
据悉,设备关键性能已经通过氢能联盟领跑者行动和德凯质量双重认证。
产能与技术双轮驱动 构建零碳产业链
2024年10月28日,天合元氢位于扬州的生产研发基地建成投产,项目一期建设1吉瓦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产线,未来规划产能达4吉瓦。
目前,天合元氢已形成覆盖碱性(ALK)与质子交换膜(PEM)技术的双线布局。ALK产线采用智能焊缝追踪系统,焊接效率提升30%,产品一致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公司正加速PEM技术研发,计划根据市场需求推进二期产线建设。
作为天合光能“光伏+储能+氢能”零碳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天合元氢通过“光储氢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新能源电力的高效消纳与存储。
天合元氢总裁段顺伟在展会现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智能化装备推动绿氢成本下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行业展望:绿氢成本进入下行通道
当前,国内电解水制氢成本约30-40元/千克,天合元氢通过规模化生产与技术迭代,已将ALK设备成本较行业均值降低15%。随着风光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及产业链协同优化,预计2025年绿氢成本有望降至20元/kg以下,与灰氢形成竞争力。
天合元氢总裁段顺伟表示:“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合作,通过智能装备创新与商业模式探索,让绿氢真正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载体。”
面对氢能应用场景有限、产业链待完善等挑战,天合元氢呼吁政策支持与行业协作,共同推动氢能在交通、化工、储能等领域的规模化落地,让绿氢成为普惠能源。
近日,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股份)发布WouperPPA(聚邻苯二甲酰胺)及其碳纤维增强方案:PA6T(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XT+碳纤维,实现了耐高温、低密度、超高弯曲强度...
近日,中蓖(天津)生物航油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蓖航油)技术总监刘思阳获得中国检验检测学会颁发的证书,表彰其团队作为《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可持续航空燃料》团体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为中国标准化...
近日,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化院)自主研发的化学品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该技术以本质安全为核心,通过风险评估与微化工工艺的深度融合,破....
中化新网讯 经过多年探索研究,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解决困扰北方旱作农业区重金属污染农田难题取得了明显进展。3月2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北方旱作农业区重金属污染...
格言:科研征途无畏惧,她之自信向前方。在海湾研究院,有一支由13名高学历女性组成的科研团队,她们是技术创新的“半边天”。工作中,她们始终秉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原则,在聚苯乙烯、环氧树脂、化工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