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3月27日,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建设完工,正式进入调试阶段,将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
该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国能氢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是国内首个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示范项目。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东侧海边5千米水域,建设了我国首个半潜式海上制氢平台,高度超过50米,重量达到2万多吨,可以利用海上新能源离网制氢,并将绿氢进一步转换为易储存的氨和甲醇,有望在未来成为远洋船只的海上燃料补充站。
记者了解到,该一站式海上绿色氢醇氨生产作业系统将搭载半潜式海上平台,利用已建成的海上浮式光伏、储能,开展离网型光伏电解制氢、高压储氢、绿色甲醇与绿氨合成、离网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打通海上绿氢制备耦合下游氢基化工的一体化工艺流程,为未来开发海上综合绿色能源、建立海上能源枢纽作出重大探索。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创公司总经理刘聪敏介绍说:“由于海上制氢和陆上制氢有很大不同,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都是空白。这个平台最大的意义就是对海上制氢全流程进行实证检验,为海洋氢能开发制定行业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在3月27日2025国际氢能大会同期举办的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氢能联盟秘书长、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事业部主任、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总经理刘玮表示,海洋氢能的三大场景是近岸“半海半陆式”海风陆制助力工业脱碳、远海“全海式”海上氢氨醇综合能源枢纽、“零碳岛屿”海洋氢能一体化供能解决方案。国家能源集团正在推动海洋氢能“三步走”战略,一期围绕山东烟台海上漂浮式光伏固定式平台制氢/氨/醇项目,通过海上电氢醇试验打通全技术链条,打造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及海上新能源制氢及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二期到2027年,在江苏盐城建设海上风光同场半潜式兆瓦级制氢百吨制醇项目;三期到2030年,规划南海深远洋海上风电浮式千吨级制绿色氢基燃料项目。
3月27日,由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华东地区第十九次化工协作交流会上,《关于推动华东地区石化产业走在前扛大梁建立新型合作机制共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倡议书》正式发布。...
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是推动中国氢能产业迈过经济性拐点、转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近年来,我国绿氢产能跨越式增长,氢能产业已驶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如何以“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从红海竞争突围...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3月30日宣布,2024年经营业绩保持增长,在油价同比下降2.5%的情况下,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46....
近日,在福建海事局指导下,中国中化旗下中化泉州石化携手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6家石化及海运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全国首个海运石化安全联盟,标志着福建省石油化工与海上运输产业迈入协同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