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引擎驱动制造业迈向新赛道

在当下数字化浪潮奔涌的时代,我国数字产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亮眼数据和关键信息浮出水面: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前两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这一成绩标志着我国数字产业再上新台阶。同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不断加速。这些关键领域的快速发展,将重塑制造业的未来。

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普及应用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5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审议通过后,我国数字化转型全面发力。一年的时间里,工信部推动了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大规模普及应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据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一方面,工信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点线面”协同推进数字化改造:

“点”上培育标杆企业,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

“线”上推进重点产业“链式”转型,工信部印发了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分行业梳理数字化典型场景,图谱化、场景化推进重点行业精准转型。

“面”上提升园区和集群数字化水平,打造高水平数字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截至今年3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另一方面,工信部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互联网实现规模化推广,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超过340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的连接数超过1亿台(套),服务企业400万家次,覆盖工业全部41个大类。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持续深化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连续8年对发展工业互联网作出战略部署,这推动了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体系化发展走在全球前列。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说,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去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以释放规模化应用效能为主线,加速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谢存强调,一是将更加注重强化政策引领,加快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实施标识“贯通”三年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行动,完善工业数据流通基础制度和市场化配置机制,深化安全分类分级管理。

二是更加注重夯实基础设施。有序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构建新型工业网络体系,打造标识解析体系2.0版,推进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

三是更加注重拓展规模应用。实施“链网协同”工程,发布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融合应用指南,分类遴选典型应用案例和优秀解决方案。高水平、高标准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和5G工厂建设,深入开展“百城千园行”活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基地、进集群。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加速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我国已形成了完整产业体系,算力规模居全球前列,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谢少锋介绍说,“大模型也正在原材料等行业加快落地,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得到应用。我们在地方调研的时候,在典型案例征集遴选中发现,沈阳一家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借助大模型推动工艺设计自动化,带动生产效率提升40%。”

不仅如此,工信部还设立了600亿元规模的国家人工智能基金,加快布局投资项目;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累计共制定40余项行业关键标准和10余项国际标准;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目前已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

谢少锋强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规模广泛应用。下一步,工信部将一手抓供给,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夯实基础底座,推动“智能产业化”;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同时,还要建设“人工智能+”生态,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相关推荐

海油工程天津公司通过CMMI三级认证

近日,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分公司正式通过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三级国际认证。

2025-08-13     中国化工报

向“新”求效 借“智”跃升 ——潞安化工天脊集团打造智能化工厂纪实

​日前,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山西省2025年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潞安化工天脊集团(以下简称天脊集团)榜上有名。一家生产运行40年的传统煤化工企业,如何“老树发新芽”?

2025-08-13     中国化工报

国能新材料智能化生产线达产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科环集团国能(北京)新材料公司位于山东曲阜的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全线达产。

2025-08-13     中国化工报

首届仿石漆产业数字化智能大会指出——仿石漆行业亟待以“智变”引领“质变”

8月5日,首届仿石漆产业数字化智能大会在江西省万载县举行。面对仿石漆市场蓬勃兴起与传统模式瓶颈并存的现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数字化、智能化是破解行业痛点的核心路径,行业需以“智变”引领“质变”,加快转...

2025-08-13     中国化工报

普光气田:将“真实战场”搬进虚拟空间

​7月25日,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一场“净化装置原料气过滤器发生硫化氢泄漏”场景模拟演练正在进行。

2025-08-13     中国化工报

中国天辰首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近日,中国化学天辰公司自主研发的“石化工程管道组成元件编码规则管理数据”获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这也是天辰公司在数据知识产权领域的首次登记成果。

2025-08-1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