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亿鼎生态高压气体泄漏事故致10人死亡
根据应急管理部通报,9月7日15时40分许,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亿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气化车间发生高压气体泄漏事故,导致现场多名在高处作业的工作人员被喷射坠落。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0人死亡、3人受伤。
据悉,2023年8月24日,亿鼎公司全线停车进行年度大检修,9月7日凌晨,气化B炉点火启动,随后发现气化炉B炉粗煤气外送阀阀芯脱落,维保人员对阀门压盖进行拆除检查。15时40分左右,在拆除过程中管道内气体喷出(管道直径DN450mm),将检修作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从渣水五楼顶部向北一起吹落至厂区地面,导致事故扩大。
近年来,多起事故都发生在装置开车投料期间,企业边开车投料、边大修收尾,由于现场聚集大量的大修收尾施工人员或其他无关人员,而导致事故扩大。
根据美国化学品安全委员会(CSB)的统计,开车期间的事故约占过程安全事故的8%。如果考虑到开车阶段的时间占工厂运行时间的比例,在单位时间内,开车期间的事故率远远高于正常生产时的事故率,而且事故的后果往往非常严重。
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工艺安全管理中心(CCPS)统计了发生在美国本土1976~1989年的过程安全事故, 对于连续化的工艺流程,60%~75%的重大工艺安全事故不是发生在正常生产期间, 而是发生在开停车等非正常生产期间。
装置开车投料与异常工况等非正常运行与操作状况下,风险大,突发状况不可控,人员聚集必然会造成事故影响扩大。笔者认为以下三点风险,需要企业特别关注。
一是企业开车过程中遇到异常,处理方式不正确,认识不足,重生产轻安全、赶工期抢进度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停车检修后对相关设施检查、确认不到位,投料后出现问题,处理难度大、风险高。
三是未认真执行相关规定,开车检维修安排不合理,边开车投料边大修收尾,大量人员在现场集中,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应急〔2019〕78号)中明确要求,企业应对厂区内人员密集场所及可能存在的较大风险进行排查;试生产投料期间,区域内不得有施工作业。系统性检修时,同一作业平台或同一受限空间内不得超过9人。装置出现泄漏等异常状况时,严格控制现场人员数量。
针对开车投料及生产异常等非正常生产期间的风险防控,笔者建议:
一是强化开车前确认,严禁边开车边检修收尾。
强化开工方案的审查,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编制开工方案,制定开工前安全检查管理程序清单和检查消项卡,从方案风险辨识入手,审查、检查方案对于开工步骤中存在风险的防范措施,特别针对易发生事故环节进行审查。要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要求,试车、开车过程中严格限制作业现场人数,严禁开车投料和工况异常等非正常生产期间,现场聚集大量的检维人员、管理人员或其他无关人员,降低群死群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是严格落实开车过程管理。
认真吸取这些事故教训,企业要排查开停车安全管理情况,包括:开停车前安全条件的检查确认;开停车前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析、开停车方案的制定、安全措施的编制及落实;开车过程中重要步骤的签字确认。开车前企业应对设备、管道进行冲洗、吹扫、气密试验时,要确认已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引进物料时,要随时监测物料流量、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变化情况,确认流程是否正确,重要步骤进行签字确认。做好上下游工艺的相互衔接,并严格确认制度。严禁违规或简化操作,禁止出现个人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的行为。
三是提升开车过程中异常工况处置能力。
开车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常工况,导致不能正常运行。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严禁不停车、带压、带料盲目处置异常情况。当发生异常情况时,要果断停止投料,泄压、置换、分析合格后,进行风险辨识,采取有效措施后,制定有关方案、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行处置。处理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到现场“指挥”“观看”等。
作者: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 兰云
8月12日下午14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注采2-7班正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今年以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注采2-7班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不断巩固安
“近几年未发生一起亡人事故,事故总量呈下降趋势,安责险的预防性服务在绍兴的化工安全生产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绍兴市应急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处长金刚所提到的,正是绍兴市通过多年安责险预防性服务实践...
为深刻汲取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7.23”格栅板脱落致6名大学生坠亡事故教训,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7月24日,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迅速行动,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统筹,组织召开专题...
为鼓励产学研用单位共同开展危化品安全生产管理关键技术和创新应用研究,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8月1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通知,征集“工业互联网+危化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