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16日,中国(成都)国际氢能、加氢站及燃料电池设备、技术展览会,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液化天然气及供气设备、技术与应用展览会,中国国际液化天然气及供气设备、技术展览会等一系列展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同期举办。展会上,众多气体企业及相关技术装备企业齐聚一堂,秀出各自的“绝活”,勾画出行业发展的现实成就和未来图景。
气体智能充装是此次展会上备受关注的领域。气体充装机器人则成为站上前台的“明星”。在四川新途流体技术有限公司的展位上,几台正在忙碌工作的机器人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这台机器叫做HandlingPilot,是一台自动充装机器人。”指着在气瓶间动态演示的蓝色机械臂,新途公司负责人介绍道,“它每分钟可以充装完1瓶12升容量的液体二氧化碳,依照内置的FillingPilot程序运行,无需工作人员辅助操作,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助力创建无人工厂。而且它的使用寿命最长可达10年。”
待机械臂将气体充装完毕、排列整齐后,该公司的最新产品——自动运载车便自动接力上前,将“5×5”的气瓶组抬至履带平台上,自动运送至既定地点。“这些机器人的内置程序都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决策可以让设备投资价值最大化。”该负责人说,“我们公司旨在打造以气瓶自动充装系统、瓶气业务数字化解决方案、工程业务及其他业务(自动化组态、液体槽车自动充装)为核心的瓶装气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瓶装气生产和经营中,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让气体充装和供应更安全、更高效、更优质。”
此次展会上,液氢储运相关装备“小荷才露尖尖角”,却受到不少关注。
“化工厂用氢量很大,但他们主要是将氢用作化工原料。我们通过和化工厂合作,在自身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独立运营,将化工厂剩余的氢气进行深度加工,通过提纯生产更高纯度的氢乃至电子氢,使这些氢气发挥更大价值。”中泰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鲍君香表示,“但我们也遇到了问题——化工园区氢气的管道运输并不成熟,因此目前我们主要采用高压气瓶运输与低温液氢运输结合的方式输送氢气,同时还着力开发液氢运输技术。”
据介绍,与氢气运输相比,液氢运输具有一系列优势,例如储存密度大,适合大规模运输;长距离运输成本更低;安全性优于高压气态运输;氢气纯度高,可直接进行超纯氢应用。
中集氢能公司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公司下属的圣达因公司已开发出液氢储罐与液氢球罐,可满足不同客户的储氢需求。据了解,中集氢能已启动固定式液氢储罐、液氢槽车、液氢罐箱生产。另外,杭氧集团江西制氧机有限公司也已具备液氢罐箱生产能力。
鲍君香表示,随着液氢站数量增加,液氢加注、储运的应用会越来越多。不少企业在展会上对液氢运输技术和装备产生了兴趣。
河北驹王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液化气体运输车制造,此次展出的18立方米二氧化碳运输车采用泵装卸液,具有速度快、充装量大等优势,且自重很轻。“这次展会上,我们公司领导就和设计部门提出,要加快液氢运输车的研发制造。”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现在相关行业标准还不完善,液氢车还不能上路,但这将是未来的大趋势。”
“相信在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中国氢能供应与利用百人会的推动下和行业企业的积极支持下,液氢槽车和罐式集装箱肯定会得到大规模发展及应用。”一家参展企业的技术人员说。
8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主论坛上,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最具潜力应用场景》,“石油化工领域的产线巡检场景”位列其中。
近日,霍尼韦尔发布《人工智能在能源行业的调研》。霍尼韦尔针对美国能源及相关行业的300位决策者和行业专家开展的此次调研结果显示,91%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AI)在短期内具备提升能源安全的潜力,85%...
日前,海尔集团旗下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全产业链、全生态链、全价值链的石油化工千亿参数级大模型——卡奥斯天智·石油化工大模型,以及源自可持续灯塔工厂实...
人形机器人何时能像科幻电影中一样,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王兴兴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ChatGPT时刻”的前夜。
8月6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湖北省数据条例》。湖北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晓华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湖北省已有6490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