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4月17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4-2025)》(简称《蓝皮书》)指出,2024年全球正加速从传统能源转向清洁能源。
《蓝皮书》显示,全球化石燃料依赖正逐步减少,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核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和生物质能等八种能源共同构成低碳经济的多元图景。
风能方面,202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87GW,发电量23253.06亿千瓦时,中国和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两个陆上风电新增市场。中国风电新增并网7982万千瓦时,利用率96.2%。
太阳能方面,2024年全球太阳能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中国太阳能产业总体发展良好,新增装机和出口表现亮眼。
天然气方面,2024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创纪录,但供需平衡脆弱,价格波动频繁。中国着力强化产供储销体系,确保供应稳定价格,推动行业升级。预计2025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将保持高速发展,并在技术创新、数智化转型、氦气研发及全产业链技术取得显著进展。
核能方面,2024年全球核能产业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多国加快核电建设。中国核电产业持续增长,装机容量稳步提升,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在建项目规模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地热能方面,2024年全球地热能装机容量持续上升,美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技术持续优化。预计2025年地热能产业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地热技术实现新发展。
海洋能方面,2024年全球海洋能装机容量稳步提升,波浪能、潮汐能等技术取得显著突破。中国海洋能产业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成为全球海洋能领域重要参与者。
氢能方面,2024年全球氢能产业迅猛发展,清洁氢项目和投资额快速增长。中国氢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电解槽出货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氢能终端应用场景逐步向多元化拓展。预计2025年,将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环境,初步建立较为完整供应链和产业体系,推动氢能产业进一步繁荣。
生物质能方面,2024年全球生物质能发展迅速,已成为第四大能源,在航空、生物燃料、天然气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中国在生物质发电、供热及液体燃料等方面已形成产业化体系,在政策和技术推动下,能源结构比重提升。预计2025年,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将呈现更加完善的体系和多元化发展态势。
近日,福华化学组织开展“6·5世界环境日”宣传暨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来自政府部门、周边乡镇、媒体及教师代表40余人齐聚福华化学,近距离了解公司环保治理设施、生产运行情况,共同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近日,有咨询机构分析预测,随着汽油利润率下降以及碳排放压力加大,全球超过20%的炼油产能(约390万桶/日)面临关闭风险,欧洲炼厂形势尤其严峻。
6月5日至7日,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举行。碳博会上,“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出海系列活动”首次全景亮相,以多种形式为企业破解出海痛点提供绿色方案。
近日,2025年中国石化生态环境保护竞赛(炼化板块)岗位练兵启动。这也是中国石化继去年首次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竞赛(油气和新能源板块)后,在炼化板块组织开展的同类竞赛。
近日,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磷石膏利用和无害化贮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1415—2025)获生态环境部批准,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