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程(右)在气化装置现场排查隐患。 (钟培源 摄)
在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时代浪潮中,有一个标志性的工程——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煤制油项目。如果把该项目比作一艘“航母”,一个个员工就是这艘“航母”上的一颗颗螺丝钉,而宁夏煤业煤制油分公司气化一厂二车间主任陈鹏程就是其中最牢固的一颗。
他扎根煤化工事业17年,面对煤制油技术“卡脖子”难题,他和同事们一道深耕自主创新一线,先后完成多项重大国产化技术研发,装备及材料的试车、改造任务,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垄断,开拓出煤制油技术上的“中国新领域”。
像钉子一样“钻”技术
2006年,刚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陈鹏程来到煤制油化工基地,当时烯烃项目采用的是进口GSP气化装置。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陈鹏程和同事们进行大胆自主改造。这是煤化工领域里中国人第一次对洋技术提出中国方案。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气化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从这一刻起,陈鹏程更加坚定了走现代煤化工的自主创新之路。此后的17年,陈鹏程一次次向洋设备发起挑战。
17年来,他牵头创办“神气”创新工作室,解决了GSP投不了煤、不能长周期运行等重大瓶颈问题,形成的国产化技术最终都应用到年产400万吨煤制油项目“神宁炉”的建设当中。
在煤制油项目建设过程中,他积极参与“神宁炉”的技术攻关,完成6项重要改造,发表《劣质粉煤气化技术选择探索》等论文6篇,获授权专利3项,在技术上首次实现了23台气化炉同步在线运行,为企业创效1.36亿元。
像螺丝扣一样“精”管理
陈鹏程不但技术精湛,而且像“螺丝扣”一样精细管理。2019年,企业安排他到煤制油气化装置工作。当时已经是煤制油项目建成的第三个年头,伴随着无数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首次工业化集成和使用,很多问题相继暴露。在这一关键时刻,陈鹏程挑起了试车攻坚的重任。
如何让气化这个龙头装置发挥最大价值?陈鹏程深感责任重大。为此,他一头扎进生产一线,以精细管理确保装置稳定,紧盯煤粉堵塞、设备磨损等问题症结,加班加点提高检修效率,硬是将气化炉原计划检修45天的时间压缩到25天。2021年,气化炉实现稳定运行,年产400万吨煤制油项目首次达到并超过设计产能。
像螺丝钉一样“钉”现场
陈鹏程始终把党员作为自己的第一身份,到最苦最累的一线当最可靠的螺丝钉。
2020年,陈鹏程从“标杆车间”调到“落后车间”。对此他毫无怨言,继续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工作中。他与员工促膝谈心,稳定队伍、恢复士气;他躬身力行,从夯实基础做起。在他的带领下,不到1年时间,“落后车间”硬是变成了“先进车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陈鹏程常驻装置现场,以实际行动走在前、做表率。今年“五一”前夕,陈鹏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但是当时正值煤制油项目3年一次的大检修,他放弃了去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的机会,选择了驻守检修现场。“虽然去北京领奖是我的高光时刻,但是我觉得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什么样的高光时刻都没有安全生产重要。”陈鹏程这样说。
17年来,陈鹏程以精益求精的干劲,勇挑大梁,成为宁夏煤业煤制油项目一颗可靠的“螺丝钉”。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追逐着自己的绿色能源梦,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绝对不能停注,现在产量这么紧张,一旦停注,就可能会影响下游采油班组的产量,你们先把分散下料器拆下来,我马上到。”9月10日8时30分,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七作业区试验三班副班长张旭岩接到配制岗
9月9日,辽河石化沥青公司为远在1700公里的乌海抽水蓄能电站供货4车水工沥青,用于上水库摊铺试验。公司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指导技术服务,协助项目方完善检测实验室。“公司对产品质量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用长...
全国企业党建创新示范基地、十星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双强六好”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得的这一系列国家级殊荣,是安徽省文胜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胜生物)近20年里坚持党建兴企的缩影。
9月5日,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磷化工基地年产7万吨磷酸装置技改项目投料试生产成功,标志着该基地技术升级、节能降耗重点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以来,中原油田优化细化投产方案,加快完善配套措施,着力提升新投侧钻井产能。截至8月底,该公司共投产59口侧钻井,单井实际日产能力达4.4吨,设计能力完成率144.7%,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