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翔腾达质检中心实验室里,仪器低鸣,数据跃动,一份份样品在精密设备的“审视”下完成检验。质检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王颖颖正是检验的关键人物。她以柔肩担重任,将质量就是生命线的理念熔铸成团队灵魂,在精密仪器与实验数据的交响中,谱写出新时代质量检测女将的铿锵乐章。
超前思维构筑质量长城
2020年,王颖颖接过质检中心主任的担子时,正是公司高速发展的关键节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接连上马,数十套装置密集投产,规划性的开停车检修屡见不鲜,检验任务量翻倍增长,但团队规模有限,设备亟待升级。“质量就是生命线”的口号人人会喊,但如何让这条“生命线”在高速扩张中不松、不断、不破?
面对这场质量保卫战,王颖颖选择用精密如钟表的结构重组来破局。她选择从“硬骨头”啃起,面对新的分析需要,提前数月筹备,细化到每一台仪器的断电顺序、每一个试剂的转移路径,甚至模拟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她带领团队重新规划功能区,改革规划实验室结构布局,将检测流程从“串联”改为“并联”,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二分站和四分站搬迁和设备的调试,实现设备开机即运行,数据输出零延误。
在项目管理的战场上,她将“超前预判”发挥到极致。面对大规模的新建、搬迁、维保工程,她不等不靠,带领团队时时召开碰头会,项目筹谋提前、再提前,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实现了为生产数据提质加速。
创新思维突破行业桎梏
“检验不是摆花架子,而是要为生产争分夺秒。”王颖颖以极具穿透力的视角重新定义质检价值。
王颖颖将检验方法的优化作为工作重点,她将“精准高效”的理念融入日常管理:检验项目分解到人,责任量化到岗,甚至细化到每份样品抽检误差不超过0.1%这样的具体指标。过去5年间,质检中心交出了两份满分的答卷——样品抽检符合率达到100%,产品出厂合格率同样是100%。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团队每一位成员对小数点后三位的执着与严谨,团队的坚守确保任何误差都无处遁形。在夯实基础检验的同时,王颖颖打破部门壁垒,大力配合生产部门完成各项专题实验,为提高产品产量和优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全局思维打造培养计划
“检验水平的天花板,取决于人的天花板。”王颖颖深谙此理。她为团队量身打造“阶梯式”培养计划。针对新职工推行“一对一”导师带徒模式,让经验丰富的前辈倾囊相授,助力新职工快速入门;对于骨干采用“项目制”实战练兵,使其在实际项目中磨砺,积累宝贵经验;而对于技术能手则开展“擂台式”比武竞技,激发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的斗志。同时,王颖颖还为职工搭建了能够充分锤炼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通过“天天促培训,月月有考试,年年重比武”的方式,用成绩和数据作为衡量标准,促使职工以见贤思齐和自我激励的积极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
为达成“实战强兵”的目的,她带头打造标准化实训基地,优化练兵模式,理论操作两手抓,从中走出一大批技术能手。近年来,团队成员先后荣获山东能源集团全员岗位技术大比武、山东省“技能兴鲁”技能大赛、2024年全国煤化工产业技能竞赛等多项赛事的一、二、三等奖。5年间,齐翔腾达的质检中心检测项目从百余项增至千余项。
中化新网讯 8月22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东福研究院)、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建设的多因子耦合真实海洋环...
重稠油污水是困扰炼油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基于低压高频脉磁电场的重稠油污水电化学除油技术,通过改变油水界面张力实现快速破乳,“强行拆散”油和水,实现重稠油污水...
2024年4月,中化泉州石化7万吨/年石化渣油生产高性能炭黑工业示范项目成功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以催化油浆和乙烯焦油为原料生产多种高附加值炭黑产品,开辟了中国炭黑行业全新的原料路线。日前,该...
日前,国家标准委下达18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国膜工业协会参与申报的《膜生物反应器组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位列其中,这是我国膜行业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填补膜生物反应器(MBR)产品能效...
近日,中化西南化工研究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XNC-98-5大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国家能源集团183万吨/年大型甲醇装置上使用近3年后,顺利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现场性能标定。
8月19日,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一号集中控制室内,新建50万吨/年丙烷脱沥青装置内操正全神贯注地盯着DCS画面和关键参数。该装置当日加工量已达1000吨,生产运行平稳,目前产能还在持续调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