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报】沿海要有“石化城”,也得有“天堂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七大沿海石化基地以及山东半岛、北部湾区等诸多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炼化基地迎来新一轮大项目集中布局建设的高潮,有越来越多过去以旅游产业闻名的沿海城市出现了 “石化大增、旅游滑坡”的现实尴尬或者危险苗头, 被贴上了“石化城”的标签。这一现象不仅应当给予关注,更应当引起各界反思。我国东部漫长的海岸线上,不仅应当存在着若干世界级的石化产业集群,还应星罗棋布着若干驰名中外的旅游观光度假区,沿海要有“石化城”,也得有“天堂景”。

  核心观点:

  ● 经济发展是分层次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文明经济(生态文明、人文文明、科技文明)三个层次由低到高,代表着经济的三种形态、三个高度。旅游业是观测文明经济进程的重要窗口。

  ● 工业经济尤其是重化工业比重过大,会挤占文明经济的发展空间,迟滞文明经济的到来。

  ● 当前国内东部沿海巨型石化项目发展全线趋热,“石化城”面临着旅游业不振甚至滑坡的尴尬。

  ● 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的开发要掌握好产业平衡与开发节奏,既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也要留下并保护好宝贵的碧海银滩、椰风海韵,为布局未来的文明经济做好长远谋划。

  沿海“石化城”旅游业告急

  当前,国内“谈化色变”的情绪蔓延之下,一个城市如果被普罗大众贴上“石化城”“化工城”的印象标签,其旅游观光产业的表现大抵不会太妙。2018年9月25日,界面新闻、今日头条等联合发布2018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根据地级以上城市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旅游业比重、交通便利程度和旅游基础设施6个维度来进行评比,进而计算出中国旅游城市的排名,选出前50名进行展示。数据主要源自CEIC数据库、国家统计局、原国家旅游局以及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排行榜中大连的排位格外引人关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北方明珠大连与青岛、厦门等海滨城市,曾长期居国内优秀旅游城市前列,是国人口口相传的旅游名城、梦寐以求的度假胜地。1998年12月18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大连位居上海、北京、天津、深圳、杭州之后,名列全国第6位,旅游业成为大连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此后大连还提出了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宏伟目标。

  但20年后的今天,大连在全国旅游城市的排名已降至第21位,2018年较上年排名又下滑3位。2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何至于一座城的旅游观光产业会有如此大的滑坡。

  从大连产业结构的变迁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端倪。20年来,如果说旅游产业是大连产业结构中最大的“此消”,那么,石化产业就是最大的“彼长”。大连的石化产业虽然历史渊源久远,但真正的大发展还是上世纪末的事情。

  1990年,中法合资西太平洋石化公司在大连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石化企业,并在1997年全面建成投产。进入新世纪,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又掀开了大规模改造扩能的序幕,民营炼化企业在大连也蓬勃发展起来。全市石化产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480亿元迅速膨胀至2017年的2057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从不到5%一路抬升到超过10%。随着2018年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以及后续产业链项目陆续落地,石化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石化成为大连的第一支柱产业。大连作为我国单城炼油能力超过5000万吨的北方最重要的炼油基地,已经越发清晰可见。“石化城”之于大连,也越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那么,大连石化产业的突飞猛进,与其旅游产业的滑坡之间有必然的

  石化业对旅游存挤出效应

  上一节对旅游业与石化等临港重化工业之间“此消彼长”的现象做了感性和直观的论述。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我们又选取了若干样本城市,通过采集其近年来的旅游业关键数据(旅游人次、旅游收入)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试图找出石化产业的发展是否会对旅游产业存在挤出效应。

  我们选取了大连、惠州、三亚、青岛、厦门5个样本沿海城市。前2个为目前石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石化产业为核心支柱产业的城市,三亚为以旅游度假产业立市的旅游名城,后2个为石化产业有一定布局但占GDP比重都低于10%的城市。上述城市自2015年以来的旅游业表现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2015年以来,这些样本城市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呈不同程度地增长,但对比大连和惠州一南一北两大“石化城”与国内典型旅游城三亚后不难发现,大连和惠州旅游人次的增速在不断递减,其中大连从24.6%递减至10.3%,惠州从15.6%递减至9.3%,而同期三亚的增速则在提升,旅游人次的年度增速从10.4%升至14.7%。

  很显然,一座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它在社会上、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及定位确实是有关联的,重化工业尤其是石化产业等的权重如果偏大,容易在口口相传、潜移默化中被普罗大众贴上“石化城”的标签。在当前“谈化色变”的社会氛围下,一旦成为“石化城”其旅游观光业乃至对高精尖产业投资的吸引力就大概率会出现下滑。

  如果仅看国内的情况还稍显论据不足的话,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组国际上的样本城市。新加坡是老牌的东南亚旅游名城和石化重镇,而夏威夷则是以纯净热带海洋风情而闻名的老牌旅游观光天堂,现已成为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

  如表2所示,2014~2018年,夏威夷旅游业表现总体要优于新加坡:无论是入境游客还是旅游收入,新加坡波动大而且呈增速滑坡的走势,而夏威夷呈平稳增长且增长加速的势头,差异一目了然。独特且纯净的自然生态、独有且原汁原味的人文景观,是精品旅游业的核心资产与竞争力所在,而大规模布局发展重化工业则会削弱这种竞争力。故而我们更倾向于认为,石化产业的发展对当地旅游观光产业是存在一定挤出效应的。

  但挤出效应的实质性显现,有一个边界或者说量变到质变的阈值。再来看上表中青岛和厦门的旅游业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同为制造业之都,2015年以来这2座城市的旅游业与大连、惠州就截然不同。大连、惠州的旅游人数增速逐年下滑,在全国旅游城市中的排名也显著滑坡,而同期青岛和厦门的增速却还在加速,比如青岛的增速从8.4%提升到13.4%,厦门从12.2%提速到15%。青岛拥有中石化青岛炼化、中石化青岛石化、中化青岛安邦炼化、丽东化工、海湾集团等石化企业,2017年炼油能力约2000万吨,石化产业总产值1738亿元,石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接近6%。厦门也有翔鹭石化等一批石化企业,数年前其进一步扩张石化产业的计划因市民集体抗议PX项目上马而戛然而止,所以目前厦门石化业占GDP的比重比青岛更低,即使在沿海城市中也是比较低的。

  这也说明,一座城市石化产业并不必然冲击旅游产业,量变到质变之间可能存在一个转折点。目前石化等临港重化工业占比多大时会对旅游业造成实质性挤出效应,国内尚无相关研究论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当石化业占GDP的比重突破10%、或者石化产业成为城市的第一支柱产业时,这座城市就容易被人贴上“石化城”的印象标签,最终影响旅游观光业的持续发展。

image.png

2015~2018年国内主要旅游城市旅游业表现

image.png

表2 2014~2018年国外主要旅游城市旅游业表现

  沿海城市热衷临港重化工

  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产业高投入、高产出,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拉动GDP的作用立竿见影。也正因如此,自2014年国家提出建设七大沿海石化基地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掀起了新一轮大炼化项目集中抢滩布局上马的热潮,“临海必化”势头迅速蔓延。

  截至目前,全国大陆沿海45座地级城市中,已有70%以上的城市将石化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或者重要支柱产业。在这其中,既有大连、东营、舟山、宁波、泉州、茂名等名副其实的“石化城”,也有连云港、漳州、揭阳、湛江、北海、钦州等准“石化城”,呈争先恐后地竞争性布局之势。

  石化产业全线开花迅速壮大,对相关沿海城市经济刺激助推的短期效应无疑是显著的,但负面的影响其实也已经悄然显露。除上文所述的比重过高的石化等临港重工业会对旅游观光产业带来挤出效应,其对房地产、商业、高科技产业等的潜在负面影响也已浮现。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惠州。惠州大亚湾区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炼化基地,由于引进了世界领先的石化巨头、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当地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因为石化产业的大发展而遭受破坏。有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是,惠州2017年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6位,并连续3年位居珠三角首位,惠州依然是一座极具热带海洋风情的沿海城市。但即便如此,现前很多置业客户在惠州购房时还是会有很大的疑虑:惠州中心区的房子离石化区太近了,住在这里会受影响吗?也正因如此,多年以来,惠州的房价在珠三角地区一直都是一个洼地,其价值更难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

  要眼前更要谋划长远

  也许有人会反驳,石化等临港重化工业对旅游业造成挤出效应,挤出就挤出呗,旅游能创造多少GDP,石化又能创造多少GDP,舍鱼而取熊掌不是很明智吗?在我们看来,不然!

  旅游观光业绝不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经济产业,它还能折射和反映出诸多的信息,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经济发展是分层次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文明经济是经济形态的三个层次,由低到高过渡。其中,文明经济主要包括生态文明、人文文明、科技文明,是经济发展最高的形态和层级。在这种形态下,“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能得到最好的诠释,全球高精尖产业正加快向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集聚,则能进一步催生科技文明的核聚变效应。

  旅游观光业恰恰是观测文明经济进程的重要窗口。强盛的旅游观光产业一定是以高度发达、富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和人文积淀为基础与依托的。在人类活动高度发达的今天,生态文明和人文积淀越来越成为稀缺的、宝贵的资源,高精尖产业的投资目的地因此也越来越偏爱于生态环境好的城市,比如杭州、苏州、成都、南京等旅游热点城市就凭借着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优势,近年来吸引各路高端科创资源在此集聚,已成为全国或者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生态环境是高端生产力,是城市形象名片,是营商环境核心要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明证。

  因此,对我国沿海城市而言,旅游观光业绝非小事,它彰显着一座城未来的空间与潜力。如果说石化产业的布局发展意味着把握住了眼下的确定性机会和短期利益,它若是对旅游观光产业带来了挤出效应和负面影响,就值得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了。

  中国人消费在升级,走出家门旅游观光是升级消费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家门,不仅带热了巴黎等人文之都和夏威夷、巴厘岛、马尔代夫、普吉岛、塞班岛、新西兰、澳大利亚大堡礁等自然天堂的境外旅游观光产业,也让国内的海南岛等地每逢节假日就人满为患。这除了反映中国人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舍得在健康休闲和精神需求上投入外,是否也反映了国内的精品旅游资源十分之稀缺呢?缺乏精品旅游资源尤其是精品海洋风情线,除了本身的资源禀赋差距外,是否有近年来沿海城市一窝蜂地“临海必化”在作祟呢?

  近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以勤劳勤勉著称的中国人民,随着国家进步和消费升级,完全应该有享受高品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权利和机会,这必须得到尊重与保护。但因为国内高品质海洋旅游资源不足,中国人不得不一窝蜂地涌向国外,或者每年数次把海南岛挤爆,那就太可悲和可怕了。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有丰富的海洋风情景观,除了海南岛,我们完全有条件、也有必要营造更多富有特色的高品质海洋旅游景区。最关键的是,我们必须要掌握好产业平衡与开发节奏,既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更要优先保护好海洋岸线和岛屿资源,为布局未来的文明经济做好长远谋划。当前,我国东部漫长海岸线上纯净的碧海银滩、椰风海韵景观已经所剩无几,更需要有意识地加以保护起来,切不可再暴殄天物。

  在此,我们不禁联想起了曾经走访过的陕西榆林的高家堡古镇,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其中的高家堡古城是陕北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原西县城、国营饭店、人民公社、东风照相馆等历史景观依然存在,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浓厚的人文积淀和时代印记,高家堡古镇不仅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热播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原西县城”的拍摄地,也成为了享誉一方高人气的旅游景点。

  在全国多年大张旗鼓的拆旧建新热潮中,“迟钝”的高家堡古镇成了龟兔赛跑中那位最终的胜出者,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时间是公平的,尊重时间的积淀和价值,时间最终会给予增值的回报;急功近利、一窝蜂的做法实为小聪明,从长期来看得不偿失,好似抓住了眼下,其实错过了未来。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盯着眼前那点利益的同时,我们也不妨看一看诗和远方。

  “十四五”要把握好开发边界

  高质量发展是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规划的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有多个维度、多种诠释,针对沿海石化产业的布局发展,我们想特别强调这样一种维度与诠释:应以尽量少、尽量小的对海岸线自然生态的影响破坏为代价,创造更多的产值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产业能量密度。

  以此为对照,我们能大致理清“十四五”东部沿海石化产业布局发展的正确思路:杜绝全线开花铺摊子上项目行为,国家统筹规划海岸线资源,确定开发边界,也即我们通俗所说的“负面清单”,规定那些拥有优质自然生态资源的地区应优先布局发展文明经济形态,不得大规模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从而遏制地方政府的短期性规划和急功近利开发行为;探索“石化产业带”新理念新模式,实现重点产业带的集中高强度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区的低强度开发,两者并行不悖。

  在现有地方政府主导、园区化发展的体制下,沿海石化园区全线开花的态势难以遏制。如果国家借鉴美国产业带(如墨西哥湾石化产业带)的成功经验,在重点开发产业带内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实现石化项目的高强度布局建设,同时论证划定“无化区”“轻化区”,规定这些地区不能或者仅能低强度地布局建设石化项目,转型重点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和高精尖产业承载地。唯有如此,未来之中国,漫长的东部海岸线上,除了分布着若干世界级的石化产业集群,还能错落布局着若干驰名中外的旅游观光度假区,不止一个海南岛,而是很多,不止中国人愿意前往,外国游人也能慕名而来。如此,则沿海幸甚,中国幸甚。

  中国沿海有世界数一数二的石化产业基地,当然是值得称赞的成绩;但中国若有自己的世人趋之若鹜的夏威夷、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迈阿密等生态文明的高地,才是更了不起和值得期待的事情。毕竟,文明经济是高于工业经济的更高形态。毕竟,在泱泱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永远不会过时。中国人不仅要创造GDP让自己的口袋鼓起来,也需要建设好自己的精美“后花园”,为国人乃至全世界的游人舒适惬意地度过自己的休闲度假时光提供更多的理想选择。

  对于广大的沿海城市而言,在当前国内炼化产能过剩苗头已经清晰可见的背景下,再一窝蜂地去挤石化项目布局建设热潮的“末班车”,是很不明智的。差异化发展从来需要大智大勇,因为看得透、看得远是为智,因为懂得取舍、保持定力是为勇。当前沿海城市的差异化发展之道,在于谙稔经济发展规律和文明进程,把注意力更多聚焦于生态文明的保护和开发上来,即便错过眼下工业经济的盛宴,也要立定着眼于赢得文明经济的未来。


关键字:石化沿海发展
相关推荐

做优做强精细化工产业生态——辽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纪实

今年以来,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聚力重大项目推进,加快建设石化和精细化工主导产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1—7月,经开区开复工项目28个,总投资981.1亿元,为石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08-13     中国化工报

石化基地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上明

自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已过去近10年时间,作为国内石化基地代表的沿海七大石化基地集群化效应日益显现,七大石化基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如何?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

2023-05-18     中国石油和化工

辽滨经开区获评四星级示范基地

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1年度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结果,石化化工(炼化、合成材料)·辽宁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被评为四星级示范基地。

2022-07-26     中国化工报

《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推动石化业向沿海及园区转移

《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日前发布。《规划》指出,将推动石化产业向沿海转移、向化工园区集聚,进行区域化布局。《规划》还强调了园区绿色化发展的要点,即完善园区产业链条、提升园区能级和水平、...

2022-03-08     中国化工报

6500亿元!河北省确定“十四五”石化产业发展重点

  近日,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规划》指出,到2025年,全省石化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500亿元,化工行业精细化率进一步提升,沿海地区石化产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60%。

2022-02-08     中化新网

江苏明确:沿江地区石化产业战略性转型,沿海地区战略性布局

​  8月16日,江苏省政府网公布了《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石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沿江地区战略性转型,沿海地区战略性布局,分散向园区集聚。

2021-08-26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