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华昌化工机械厂维修班组的一名班组长,张立明已经带领班组连续五年保持“零事故、零缺陷”的纪录。在化工机械厂内部,张立明以其对安全工作的极端负责和严格把控而闻名。他的工作态度被工友们称为“刻板”。这种“刻板”并非贬义,而是一种对安全工作的尊重和对事故“零容忍”的体现。
“刻板”的安全管理
在设备维修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确保设备的断电状态。张立明在每次维修之前,都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按照先后步骤进行操作。他总是先挂上停电警示牌,确保所有维修人员清楚设备正在维修,接着才进行停电操作,之后再进行验电、放电,确保设备完全断电。故障排除后,他也从不急于重启设备,而是首先用万能表检测,确认设备的所有故障都已彻底排除,才会重新送电、开机。
在一次维修作业中,张立明遇到了一名职工在维修接近尾声时提出了“省略检测”的建议。这名职工认为既然故障已解决,检测似乎显得多余,直接开机即可。面对这一建议,张立明毫不犹豫地制止了他的操作,并坚持按照规定的检测步骤进行。最终,张立明发现设备存在“有一处线路不该导通”的隐患,若是直接送电开机,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这一事件让那位职工深刻认识到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张立明的坚持不仅避免了潜在的事故,还在工友们中再次加深了“刻板”印象。他时常告诫大家:“如果我们在维修中图省事、跳过步骤,将会造成更大的设备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我们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持续提升安全能力
除了对工作严格把控,张立明还特别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作为一名维修班组长,他深知安全能力的提升永远都是“进行时”。在业余时间,他总是抱着各种专业书籍“充电”,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他认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在处理设备故障和保障设备安全时有更好的方法和更快的处理能力。
有一次夜晚,提升机突然出现故障,维修工检查了近一个小时却未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值班领导决定通知张立明来紧急处理。尽管已是凌晨两点,张立明接到通知后立刻从家中赶到单位。短短10分钟内,他便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电路主板中的中间继电器线圈短路、接触不良。他不仅快速诊断出了问题,还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解决了故障,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友们对张立明的表现赞不绝口,但张立明谦虚地回应道:“这就是我不停充电的原因。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在设备故障处理和安全保障中拥有更好的方法和更快的处理能力。”
卓越的安全管理标杆
张立明的“刻板”不仅体现在他的工作态度上,更在于他对团队的深远影响。他的专业精神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为班组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他的影响下,班组内部形成了强烈的安全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习惯,整个团队的安全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
张立明的努力和坚持,不仅让班组实现了“零事故、零缺陷”的目标,更为整个化工机械厂树立了一个卓越的安全管理标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安全工作并非可以随意省略的环节,而是需要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和不断的知识更新来实现。
张立明的“刻板”不仅仅是对工作流程的严格遵守,更是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张立明能够在复杂的设备维修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水平的安全管理,确保班组的“零事故、零缺陷”记录得以持续。
“作为干部,我们更要在急难险重生产任务中当先锋、做表率,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6月13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测调班党支部书记张冬梅在班前会上说道。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
截至5月中旬,2025年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领域共发生3起较大事故、造成17人死亡。如果不考虑非法生产因素,这3起较大事故的深层原因都是企业擅自改变工艺、改变溶剂,而没有评估因工艺变更在反应、蒸馏、晾干等...
“两个月,8大领域全面覆盖,41项任务高效闭环。”今年以来,山东能源齐翔腾达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织密长效网”的智慧,交出了一份安全与发展并重的答卷。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中,该公司聚焦责任落...
“师傅,高处作业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工具材料要在挂包里放好,防止高空坠物!”6月5日,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炼油一部员工韩超雄佩戴上鲜红的“一日安全员”袖标,在履职日发出安全提醒。
6月6日,河北邯郸丛台区应急管理局联合河北凯泰化工有限公司开展2025年防汛避险转移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硫酸泄漏演练,进一步强化队伍应急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