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安全是企业生产的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前提。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如:2015年天津港瑞海 “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19年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 “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特别是2019年在全国开展化工行业大整治之时,河南义马气化厂又发生了7.19 爆炸事故。是天灾、人祸?笔者认为,不是天灾、人祸,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路存在偏差。
化工与经济发展,犹如动物园里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动物园里没有老虎,就无法吸引小朋友们光临,一旦老虎失去控制跑出笼子,势必会造成人员伤害。根据2016年国务院安委办出台的《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以及2021年9月1日实施的新的《安全生产法》。着重强调企业要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因此,根据过往事故经验教训和企业安全管理实践,安全事故的预防,风险的控制,必须建立以屏障为中心、基于岗位的“识危险•明职责,会操作•能应急”的双重预防机制,建立数字化管控平台,推动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新模式。
一、屏障(工艺连锁保护,简称屏障)
屏障,就是通过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在项目设计时,将控制化工工艺单元稳定的压力、液位、温度等预防性远传设备和安全阀、泄压阀等超量程工况下的释放系统,按其功能编写逻辑关系,起到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安全附件或设备设施。
通过对过往生产过程安全事故分析,事故的发生不是因为预防性屏障缺失,而是由于某些预防性、减缓性屏障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岗位作业者工作任务不是为稳定工艺参数去抄表,而是要围绕整个工艺单元路线的稳定值,去检查每一道预防性屏障反映的数据、工作状况、逻辑信息是否真实,释放系统是否有效。同时,通过预防性、减缓性屏障,让作业者知道屏障上一级控制的危险源是什么,下一级屏障的工艺控制标准是多少、远传设备逻辑关系是否处于正常数值、你承担的屏障责任是什么、多长时间检查一次。
二、识危险(危险源)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来源[1]。 其中:来源,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引自GB/T13861-20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和有害因素,指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根据笔者对化工生产企业危险源的研究,其特征一是生产过程必须使用,无法取代;二是一旦失控,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伤害、环境污染等事故。
因此,传授给一线员工正确的危险源辨识方法:一是引用风险(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开展危险源和危害因素辨识,让作业者正确掌握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源是什么。二是通过辨识,梳理危险源导致的顶上事件是什么、顶上事件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严重性)、“什么原因”导致(威胁)顶上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如甲苯,因工艺需求无法采用其他物料取代,作业者必须要识别出甲苯失控所带来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性。让作业者真正做到:认识危险源,梳理顶上事件发生后的:后果(严重性)和威胁(可能性)因素。
三、明职责(建立屏障及屏障责任人职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中,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
笔者认为,为提升化工生产企业员工对危险源和控制屏障的认知,可将屏障简化分为:预防性屏障和减缓性屏障。
预防性屏障,主要围绕顶上事件发生的诱因--威胁(关键词,如压力、液位、温度等),辨识这些诱因的预防性屏障控制系统是否有、是否够,是否具有屏障的有效性、独立性、可审计性(独立屏障的三大特性)。
减缓性屏障,主要指预防性屏障遭遇人为、环境等灾害性破坏,如何把大事故控制在可控范围,降低事故损失。如:储存化学品罐体外的围堰、报警、应急、防护等措施。
通过量化的预防性和减缓性屏障辨识,一是用量化数值建立屏障完好标准、屏障责任人和检查方法、检测周期标准。二是促使作业者根据每一个屏障的可量化标准,履职屏障完好性维护巡检,也就是隐患排查的内容。如,甲苯液位高报阀值:
员工隐患排查查什么?通过上图量化的标准,让作业者围绕屏障标准,知道查什么、多长时间查一次,从而避免因屏障失效导致异常事故发生,形成岗位作业者:识危险(危险源)、明职责(屏障职责)。
四、会操作(作业标准)
一切作业有标准,一切按标准作业,这是每一个化工企业上岗作业者的基本动作。当辨识、建立控制化学品超限(超量程)屏障及标准后,作业者按照每一级屏障和控制标准按指令作业。如甲苯储罐液位高位连锁报警,高报发出超限指令,作业者第一时间立即开展监盘巡查,及时开展异常工况的修偏,确保工艺处于有效控制内。
预防性屏障的标准作业,其目的如同飞行员驾驶飞机,化工操控室作业者,其工作重心是不断的修偏工艺参数,及时将异常信息修正到工艺控制标准,一是确保工艺稳定运行,二是确保安全生产。简明的作业标准,让作业者做到:识危险(危险源)、明职责(屏障职责)、会操作(作业标准)。
五、能应急(应急处置)
通过预防性和减缓性屏障识别、危险源认识、屏障职责明确,形成岗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和《作业标准》卡的建立,实现岗位“两单”和“一卡”的作业标准。但随着人、机、料活动的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依然存在。因此,为有效发挥减缓性屏障作用,化工企业生产岗位要围绕岗位初期事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初期事故应急处置》卡。《初期事故应急处置》卡的建立,一定是采用直观的表单形式,不超过三个步骤告诉员工发生事故后如何处置。如,第一步,启动事故对应的减缓屏障;第二步,第一时间关闭泄漏点的阀门;第三步,采用正确救援方式去救援。通过直观简单的三部曲,真正的体现岗位作业者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识危险(危险源)、明职责(屏障责任)、会操作(作业标准)、能应急(应急三部曲)的基本技能,规避了事故发生的共性总结:“之所以发生事故,是员工安全意识不强的造成的”。
六、数字化管控平台建立
两军交战,知己知彼,数字化管控平台,尤如一场现代战争的布局。敌我双方首先任务是摸清“敌方”武器、弹药、人员、指挥、布阵等信息,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首战必胜的任务。化工企业也是如此,通过上述危险源、屏障责任人、作业标准卡、应急处置卡,通过数字化平台,录入危险源、屏障责任人、作业标准卡、应急处置卡,录入屏障逻辑关系。当系统发布某一屏障责任人没有开展屏障巡检,屏障无发挥或反馈逻辑指令信息,后台第一时间向责任人上一级推送异常信息、推送岗位监控信息,第一时间及时掌握异常处置结果,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
社会中,面对化工,面对化学品这个危险源,我们无法消除它的存在。能够做到的只有转变安全管理模式,从而打破“事故——追责——事故——追责”的怪圈!
化工制造企业,要想真正的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利润,我们必须多问我们的员工:一是岗位的危险源是什么;二是控制危险源失控的预防和减缓屏障是否可靠、屏障的责任人是否落实分级管控;三是岗位的作业卡和应急处置卡是否可执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企业要通过引导和培养员工成为乐之者,主动参与岗位工艺危害分析,参与岗位SOP与应急处置卡的编写和沟通,让我们的每位作业者真正做到:识危害•会避险。
作者:朱少正、舒随、徐后生、黄德雷、牛晋生、周就伟、宋建雷、钟振凯、郑洪、郑巨造、武利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1] 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S] .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附件:形成的成果: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2:《隐患排查与治理清单》
安全月来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搞了起来”:竞赛、演练、征文、培训、检查等等。只有在这段时间,安全管理才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但是事故事故并没有由此而减少。这需要我们深度的反思......回顾先辈留给我....
这一段很多的化工安全群都在讨论检查与被检查、所谓的安全专家提的问题和隐患是不是真的问题和隐患的问题,这个话题只要一聊肯定是争论不休、没完没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每个人都是专家、但每个人都很烦专家,真是...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调动和发挥自我能动性,即所谓的“自主管理”,而目前企业管理是严格的层级制度及权力过度集中,强调专业化管理又不能避免专业部门之间的壁垒,下一级更多的只需执行,该管理模式有其长处,也带来...
为规范责任关怀商标的合理使用,充分发挥责任关怀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制定了《中国责任关怀商标使用管理规定(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