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市场开市十年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从2011年10月开始,我国就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地启动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其中,上海作为开展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碳市场成绩单非常“亮眼”:截至2023年12月29日,上海碳排放交易市场已吸引1860多家单位开户交易,现货品种累计成交量达2.4亿吨,累计成交额42.22亿元,国家自愿核证减排量(CCER)成交量稳居全国第一。纳管企业完成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创造连续10年100%履约的纪录。目前,已有378家重点排放企业被纳入上海碳市场,涉及钢铁、电力、化工、航空、水运、建筑等28个行业。

  2013年11月26日,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市,标志着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从研发阶段跨入运行操作阶段,用“经济杠杆”控制碳排放的时代正式开启。十年来,上海碳市场累计交易量和交易额呈增长态势。

  上海碳市场走过了10年历程,意义非凡。对此,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周军也感同身受。他坦言,碳市场100%履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碳市场建立初期,企业的碳排放、履约成本、配合度都是未知数。因此,上海碳市场采取了“三步走”的办法,实践表明,效果明显。

  第一阶段为2013年至2015年,重点在于普及碳市场概念。为提升企业的接受度,上海碳市场采取配额100%免费发放的方式。第二阶段为2016年至2018年,上海逐步收紧免费配额发放比例,市场整体配额盈余逐年减少,推动企业在压力下不断提高碳排放管理水平和碳资产管理意识。第三阶段即2019年至今,“缓冲期”结束,大量企业直面履约压力,上海持续优化完善碳交易相关制度,并引导企业以加大绿色转型力度的方式降低履约成本。

  据介绍,上海市目前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企业约占全市碳排放量的60%以上。从减排效果看,近10年,上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了50%以上。同时,绿电交易得到拉动。受政策激励,2023年上海绿电交易量突破20亿千瓦时,钢铁、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出口贸易相关企业参与绿电交易的积极性最高。

  通过绿电交易,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清洁可靠的电能供应,还可享有绿电带来的环境权益和绿色属性,提升国际竞争力,因此,国外化工巨头纷纷加入。据介绍,从2022年起,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商之一的科思创在中国参与绿电交易。2023年,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有超过40%的电量来自绿电,且“自产自消”的比例正稳步攀升。新年伊始,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的光伏二期项目即将投用,年可发绿电650万千瓦时,减少数千吨碳排放。2023年,帝斯曼—芬美意在中国所有工厂绿电使用比例达到40%。该公司位于上海、江苏、无锡、长春等6处运营场地也先后签署了5年绿电交易协议,将在2024至2028年逐步实现100%绿色电力供应。


相关推荐

“蓝色循环”如何“循环”?洋塑料治理“中国方案”引关注

  4月底,记者和往常一样来到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却感到有些异样:一向低碳简朴的发布会,这次却给每位记者的桌上摆放了一个塑料资料袋、两支塑料笔。

2024-05-17     中国化工报

阿曼项目水费“打对折”背后的故事

  近年来,阿曼大力发展氢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项目。

2024-05-17     中国化工报

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用“一加一减”推动“一升两降”

​  今年前4个月,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在原油产量同比增加2.06万吨的情况下,总能耗降幅和吨油气碳排放量降幅分别达到16.6%、17%。

2024-05-17     中国化工报

天能化工节能降碳获突破

​  “好!再往右边5公分!就是这个位置,落!”近日,新疆天业天能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厂30多吨重的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设备吊装就位。这标志着该公司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新突破。

2024-05-17     中国化工报

今年国内碳价连创新高累计上涨已超三成

​  今年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价格(简称“碳价”)呈上涨态势。

2024-05-17     中国化工报

九天公司顺利通过2023年度碳排放核查

5月11日,河南省中豫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专家组一行到安化集团九天公司进行2023年度碳排放现场核查。

2024-05-14     河南石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