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华北油气分公司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乙烷回收工程现场,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项目质检负责人张雷正手持检测仪,对混凝土管廊的表观质量进行逐寸检查。“每一道裂缝、每一处蜂窝麻面都必须‘归零’,这是我们对业主的承诺。”他的严谨态度,正是中原建工以“零缺陷”为目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缩影。
“施工前先看样板,心里才有底。”在施工预制区,土建班长李世蒲指着工序质量样板说。项目开工初期,项目部便推行“样板先行”制度,搭建包含混凝土浇筑、焊接工艺等12类实体样板,将图纸参数转化为直观标准。在一次施工期间,工人在剪力墙钢筋绑扎时未按样板间距施工,张雷正现场叫停整改,并对20余名工人进行重新培训。“‘样板先行’制度不是摆设,而是我们要遵循的标准。”张雷正的坚持,让施工标准深入人心。
面对风积沙地质导致的基础沉降风险,项目部依托BIM技术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提前模拟施工场景。项目技术骨干王俞钧在模型复核中,发现3处桩基设计标高与实际地质不符的现象,便及时联合设计院优化方案,避免后期返工损失。“BIM就像给工地装了‘透视眼’,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王俞钧说,团队还利用模型开展4D施工推演,精准协调200余道工序衔接,确保复杂工况下施工一次成优。
在物资仓库,材料员秦军林对一批新到钢材进行“双盲检测”,即供应商信息被密封后送第三方复检。项目严格执行“进场必检、抽样必严”制度,累计退换不合格材料3批次。在混凝土浇筑阶段,质检团队创新引入“终身追溯码”,每车混凝土配发唯一的二维码,记录配比、施工人员及养护数据。一旦发现管廊强度数据异常,通过扫码溯源,即可迅速锁定振捣不足环节,完成整改
截至目前,项目建设已完成总体进度89.9%,其中混凝土结构表观质量优良率达100%。
“做工程不能只‘看得懂图纸’,更要‘读得懂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赵强在日前的项目成果分享会上有感而发。
日前,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敖南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提高原油采收率(CCUS-EOR)扩大试验区集输系统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首个百万吨级非混相驱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核心工程正式投产。
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2025年工程建设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十大典型案例评选结果,中国化学天辰公司《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建设一流科技型企业助力更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案例成为石油和化工行业...
7月16日,中国石油第一台电加热炉在兰州石化甲乙酮热媒炉电气化改造项目投用,新建的甲乙酮装置电加热热媒炉升温到正常操作参数,控制系统稳定,实现预期目标。
近日,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授予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化建”)“优秀承包商”称号,并发来表扬信,对四化建承建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期间展现的专业...